搜索

个人炒股怎么加杠杆 伪市值管理何时休_叶飞_上市公司_中国证监会

发布日期:2025-05-05 22:00 点击次数:55

个人炒股怎么加杠杆 伪市值管理何时休_叶飞_上市公司_中国证监会

2021年5月14日,叶飞再次在微博发文称,中源家居打算出100万元让其“闭嘴”。对此个人炒股怎么加杠杆,中源家居表示已以叶飞诽谤为由向公安机关报警。

随后,该事件迅速发酵,当事人叶飞表明会陆续爆出更多猛料。

叶飞声称有“几百G的料,估计40天爆完”。还表示,至少会爆料18家上市公司。

编辑(来源:微博)

5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文称对该事件高度重视,并表示上交所即启动排查相关账户。此外,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已约谈公司及相关各方,并启动核查程序。

展开剩余93%

5月14日, 昊志机电、隆基机械、维信诺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交易所关注函,被要求说明是否存在与第三方合谋和单独操纵股价、坐庄等情形。

据悉,叶飞是一位草根出身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曾为全国阳光私募基金半年度冠军。

5月17日,叶飞又“阎王点名”,喊话十余家上市公司(中源家居、东方时尚、今创集团、众应互联、维信诺、昊志机电、华钰矿业、祥鑫科技、隆基机械、法兰泰克)和三家证券公司 民生证券、天风证券、恒泰证券。这些“叶飞概念股”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点名的公司跌上了热搜,未被点名的公司战战兢兢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021年7月23日,证监会通报“中源家居”、“利通电子”等股票价格操纵案调查进展。经查,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史某等操纵团伙控制数十个证券账户,通过连续交易、对倒等违法方式拉抬“中源家居”、“利通电子”股票价格,交易金额达30余亿元,相关行为已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构成操纵市场犯罪。经调查还发现,相关金融机构个别人员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

上下游资金链的断裂使得叶飞这种处境尴尬的“中间人”无计可施,落得被人讨要尾款顶上杠头的下场。虽说叶飞的举报推动了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伪市值管理”的严厉打击,顺势牵出一系列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叶飞举报行为并无崇高动机,而是无奈之举。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黑色产业链看似收益丰厚,但面临的风险除了法律风险外,还有黑产内部互相觊觎对方利益的举报风险。利益链断裂引发的举报风险是致命的,因为内部人员更加清楚每一个环节的运作、分工,更加了解每一笔交易的来源、利润,使监管部门能够有的放矢,更加精准、全面地打击产业链中每一个扰乱正常交易秩序的主体。

而叶飞所谓的“市值管理”,即通过外部资金操纵股价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具体来看,就是上市公司与二级市场相互勾结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操纵股价,并形成一条龙产业,从信息披露-分配方案-卖方分析师研报-资金操盘都有专人负责,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

某资深基金人士表示,参与市值管理的股票多数是50亿以下的小市值公司,而这些小市值公司由于流通市值太小,股价容易被操控。这些股票坐庄,参与者主要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盘方即庄家、中间人、接盘方等,多数由私募基金充当庄家。

在这个隐秘的生意链条中,上市公司则可扮演“重要角色”,一是向庄家透露内幕消息,让外部资金低价入场,二是上市公司也更好配合分析师出具研报,配合发布利好消息,拉升股价方便庄家高位出货。在上市公司参与的情况下,公司实控人、重要股东大多难逃干系。

叶飞爆料后,资本市场上又出现了配资方杨震与资金中介许亚飞互怼一事,进入2022年,一则关于中泰证券前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被抓的消息震惊业内,网传消息称,陈龙通过一个20多人的小团体,联手游资进行股票炒作,目前已悉数被抓。

随着一件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股票操纵事件被曝光,“坐庄产业链”逐渐公开化,借用市值管理进行股价操纵也随之受到严管;多案事发之后,其实“以儆效尤”的作用并不显著,所以,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分类监管、精准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以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重大违法案件,加大对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违法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等的追责力度。

2023年2月24日晚间,证监会官网集中公布了27条对2022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答复。其中,证监会在对《关于强化证券精准监管保障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回复中明确,将强化对“伪市值管理”的精准打击。

证监会强调,关于强化打击“伪市值管理”精准性的建议很有价值,将会同司法机关加大对欺诈发行、违规信披、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刑事惩戒相互衔接的立体追责体系。

“同时,注意区分上市公司责任、股东责任与董监高等个人责任,对涉案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一并查处,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精准性。”证监会表示。

2024年,监管部门对伪市值管理的打击持续高压,多起典型案件被查处:

1、昊志机电操纵市场案

案情:公司实控人汤秀清及董秘肖泳林通过连续交易、对倒等方式操纵股价,涉案金额巨大。该案源于2021年“叶飞举报门”事件,昊志机电被叶飞点名参与伪市值管理。

处罚:汤秀清被罚1.09亿元,肖泳林被罚200万元,汤秀清还曾因涉嫌操纵市场被刑事拘留。

影响:案件暴露了上市公司与私募机构合谋操纵股价的典型模式,监管部门通过顶格处罚彰显零容忍态度。

案情:公司实控人汤秀清及董秘肖泳林通过连续交易、对倒等方式操纵股价,涉案金额巨大。该案源于2021年“叶飞举报门”事件,昊志机电被叶飞点名参与伪市值管理。

处罚:汤秀清被罚1.09亿元,肖泳林被罚200万元,汤秀清还曾因涉嫌操纵市场被刑事拘留。

影响:案件暴露了上市公司与私募机构合谋操纵股价的典型模式,监管部门通过顶格处罚彰显零容忍态度。

2、新美星实际控制人操纵股价案

案情:新美星董事长何某平等5人借市值管理之名,利用35个证券账户操纵股价,盈利4783.55万元。

处罚:合计罚没9567.11万元,何某平被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

特点:案件揭示了实控人通过代持股份、信息披露违法等手段实施操纵的链条,监管部门对上下游参与方实施全覆盖追责。

案情:新美星董事长何某平等5人借市值管理之名,利用35个证券账户操纵股价,盈利4783.55万元。

处罚:合计罚没9567.11万元,何某平被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

特点:案件揭示了实控人通过代持股份、信息披露违法等手段实施操纵的链条,监管部门对上下游参与方实施全覆盖追责。

3、中核钛白违规减持案

案情:实际控制人王某龙通过衍生品交易变相规避限售期规定,违规减持股票。

处罚:合计罚没1.33亿元,成为2024年违规减持处罚金额最高的案件之一。

意义: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绕道减持”行为,堵住制度漏洞,维护市场公平。

案情:实际控制人王某龙通过衍生品交易变相规避限售期规定,违规减持股票。

处罚:合计罚没1.33亿元,成为2024年违规减持处罚金额最高的案件之一。

意义: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绕道减持”行为,堵住制度漏洞,维护市场公平。

4、叶飞操纵市场案

案情:私募大V叶飞伙同他人炒作操纵股价,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处罚: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影响:案件引发市场对“伪市值管理”黑幕的广泛关注,推动监管部门介入

案情:私募大V叶飞伙同他人炒作操纵股价,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处罚: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影响:案件引发市场对“伪市值管理”黑幕的广泛关注,推动监管部门介入

证监会新主席到任后,提出并构建了“政策引导、执法震慑、技术赋能、协同治理”的立体化监管体系:

政策层面

政策层面

顶层设计: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市值管理指引,为市值管理规范化提供政策支撑。

地方响应:湖南、天津、河南等地出台具体措施,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推动区域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市值管理指引,为市值管理规范化提供政策支撑。

地方响应:湖南、天津、河南等地出台具体措施,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推动区域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执法层面

全链条追责:对参与伪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私募机构及个人实施“一案多查”,例如昊志机电案中,对涉案私募机构、操盘手等上下游参与方全面调查。

刑事衔接: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强化刑事追责,2024年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因财务造假被移送司法机关。

全链条追责:对参与伪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私募机构及个人实施“一案多查”,例如昊志机电案中,对涉案私募机构、操盘手等上下游参与方全面调查。

刑事衔接: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强化刑事追责,2024年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因财务造假被移送司法机关。

3、技术层面

数字监管升级:加强数字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对股价异动、关联交易等风险的预警能力。

穿透式监管:强化对上市公司重要往来主体、关联方等信息的收集串并,例如对新美星案中代持股份行为的穿透式核查。

数字监管升级:加强数字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对股价异动、关联交易等风险的预警能力。

穿透式监管:强化对上市公司重要往来主体、关联方等信息的收集串并,例如对新美星案中代持股份行为的穿透式核查。

4、协同层面

部际联动:加强与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情报导侦和联合督办机制,例如对重大财务造假案件实施跨部门联合查处。

央地协同:推动地方政府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形成“自上而下”的治理合力,例如上海市国资委、湖南省国资委先后召开市值管理工作会议。

部际联动:加强与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情报导侦和联合督办机制,例如对重大财务造假案件实施跨部门联合查处。

央地协同:推动地方政府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形成“自上而下”的治理合力,例如上海市国资委、湖南省国资委先后召开市值管理工作会议。

随着行政部门正反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出立法建议并完善本部门行政规定,最终由立法部门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司法衔接,打击伪市值管理,主要举措包括:

首先是法律完善:

市值管理指引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市值管理的定义、原则、职责和禁止行为,特别是对长期破净公司和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提出了更高的市值管理要求。

刑法修正案: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犯罪的刑事处罚力度,形成法律威慑。

市值管理指引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市值管理的定义、原则、职责和禁止行为,特别是对长期破净公司和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提出了更高的市值管理要求。

刑法修正案: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犯罪的刑事处罚力度,形成法律威慑。

其次是司法衔接:

此次四部门公布《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四部门一般指证监会、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专业性强、隐蔽性高,该意见的出台完善了行刑衔接机制。它明确了各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中的职责、协作流程等。比如在证据转换、案件移送等方面作出规定,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的配合,提高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效率,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行刑衔接机制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旨在保证涉嫌犯罪的案件能及时进入刑事司法程序,避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明确“反向回流”的违法行为处置规定,形成法律闭环。“反向衔接制度”指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从刑事司法向行政执法的逆向衔接机制。《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旨在规范这一流程。当刑事案件因情节轻微等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追究行政责任时,该制度发挥作用。检察机关通过审查,认为应给予行政处罚的,会将案件移送行政机关,并跟进监督处理情况。这有助于避免有罪不罚、以罚代刑,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法治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次四部门公布《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四部门一般指证监会、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专业性强、隐蔽性高,该意见的出台完善了行刑衔接机制。它明确了各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中的职责、协作流程等。比如在证据转换、案件移送等方面作出规定,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的配合,提高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效率,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行刑衔接机制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旨在保证涉嫌犯罪的案件能及时进入刑事司法程序,避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明确“反向回流”的违法行为处置规定,形成法律闭环。“反向衔接制度”指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从刑事司法向行政执法的逆向衔接机制。《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旨在规范这一流程。当刑事案件因情节轻微等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追究行政责任时,该制度发挥作用。检察机关通过审查,认为应给予行政处罚的,会将案件移送行政机关,并跟进监督处理情况。这有助于避免有罪不罚、以罚代刑,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法治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尽管如此,市场各方仍然期待行政和立法部门,坚定治理“伪市值管理”,杜绝此种“以市值管理为名,行操纵市场为实”的恶行,净化市场并维护市场公平。事实上,笔者也认为,治理“伪市值管理”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和道德指引,包括在行业内和企业内制定“执政党的纪律规范”,从国法和党纪的双方面抓出实效,特别是对规模较大有国企背景的券商或行业龙头,抓典型并立标杆。

(完)

参考:

电影《猎金游戏》值得一看 大师“张托德”值得细品个人炒股怎么加杠杆

发布于:北京市
查看更多